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回應與挑戰】『態度不是教出來的,是身教!是示範出來的!』



新聞相關連結:打喬喬屁股、當場折斷琴 喬爸:態度是教出來的! | 
                                                               
文/Joyce Hsu(可可媽咪)

其實今天一打開電腦,看到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喬喬哭紅的雙眼。第一個直覺反應是想留言,沒必要這樣公諸於世吧? 這對孩子的自尊太傷了!

後來看到一串留言和「去吃屎吧!」這樣的內容,就算了。已經開始筆戰了,不需要加我一個。


然後我不由得想起,去年底聖誕節快來臨的前二個星期,在大直附近和他們父女的相遇。才不到五歲的孩子,和善的笑容、熟悉的應對,高度配合的態度,我完全理解喬爸驕傲和得意的地方,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有禮貌」,很「受教」,他的教育理念是正確的!但...如果你靜下心,只是看著照片中小女孩的雙眼,只是看著那張哭紅雙眼的照片,十秒鐘就好,你會有什麼感覺?? 你覺得照片中哭腫雙眼的小女孩內心深處想說什麼?



我想很多人會說『哪個被教訓的小孩不會哭? 這有什麼?!』沒錯,這對大部份的家庭來說,的確沒什麼,而且才打「四下屁股而已」!又沒怎麼樣?! 是沒怎麼樣,因為連最愛她最在乎她一手帶大她的爸爸都沒有發現,自己所謂的「教養」,是一種傷害靈魂和自尊最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

喬爸正在訓練一個未來的女人,這個將來肯定美麗、聰明、靈巧而且溫柔的女人,將會有著不穩定的情緒,她的不穩定不是外顯的那種,是在內心中慢慢折磨自己。 她將習慣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放在後面,不敢也不願意為自己發聲和爭取,她越在乎的人若是拒絕她,她會痛苦得寧願放棄自己也要得到對方的肯定,尤其是面對男 人。她會真的以為,只要以愛為名,只要讓她知道這是為了她好,就可以破壞她的東西,羞辱她的自尊,只要以愛為名。 也許仍然有許多人,包括正在看的你不以為然的問,不然小孩到底要怎麼教? 我無法告訴你怎麼教,如果你仍然覺得「孩子不是一個個體,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靈魂,父母就是有權教訓和體罰子女」,那麼再多的建議和專家看法,也只是一個 說法而已,最重要的是你怎麼看自己。

『態度不是教出來的,是身教!是示範出來的!』


我想喬爸不懂,也不想懂,他晚上睡前又po了張喬喬偎著他睡的相片,說這就是生活的一部份,孩子和父親之間再怎麼樣,也是相依偎的。沒錯,但他完全搞錯一 件事,愛會磨損,孩子會長大,喬喬還是幼兒,她現在能怎麼樣? 她唯一會的,也只有求饒,請求爸爸不要生氣繼續愛她,但她大了之後呢? 再有類似的生活事件,孩子的反應將越來越不同,跟爸爸的距離也將越來越遠,只要喬爸沒有學會好好尊重她的身體和自尊和物權的一天,乖巧可愛的喬喬不是有一 天變身成為叛逆喬喬,就是變軟弱喬喬了。

最後,我完全不認同喬爸對「學琴」這件事的「態度」。我本身也是從小學琴的孩子,比喬喬更小開始學,大約四歲。


孩子想玩,想分心,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是天性,是本性,是需要耐心觀察和支持的特質,現階段的孩子還不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才能」的階段,她只是在探索和 玩耍而已。但很可惜的,我的媽媽不懂,喬爸也不懂,所以我可以現在就斷定,喬喬從此跟音樂無緣了。因為在她的記憶裡,將會不斷出現今天的畫面,和害怕及心 痛的感受,這樣的「魔鬼」,將會徹底的毀了她的音樂之路。就算她本來超有天份或超有興趣,也沒用了。


我的鋼琴前後總共學了十年,從不到四歲到升國中,我的鋼琴老師甚至建議我的父母集資送我去維也納深造,他願意為我申請學校,找到在異鄉陪伴我教導我的老 師。後來我當然沒有去,即使當時年紀很小的我有那麼一點期盼可以有機會當個演奏家,但我還是順著父母的意願,拒絕了老師的建議,而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其 實在音樂中完全找不到樂趣!只有壓力、強迫和疲累。最後,這十年的培養,漸漸的還給了老師,現在的我,頂多...只能在琴鍵前面,彈彈簡單的兒歌,娛樂我 的女兒。我也常在想,那十年呢? 那十年的訓練和才華呢? 它就這樣深深的隱藏起來了...而且再也不想出現!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正在學某種才藝,請千萬不要毀了他的熱情。孩子的工作和本份,就是玩樂,玩得開心,才會學得徹底。如果你懷疑我說的,心想孩子明明就 很投入,要求和表現也都盡心盡力,叫他多練習一分鐘絕不敢少一秒,那也先別高興,這孩子是在勉強自己達到你的要求而已,這樣的委屈和「假面暴力」,都會化 身成為一把扼殺熱情的刀,把本來屬於學習的快樂和成果,殺得片甲不留。

走向未來的親子共學!


最近,有個夢!

尤其是帶著小寶每週參加共學團的活動時,那夢似乎像在眼前般的越來越真實。有時是在農園裡,有時是在山林小溪旁,有時是在街頭上,有時是在公園裡,有時又像在每個孩子的家中,有時弄不清楚是夢境還是真實。

在夢裡,有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管是抱著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是牽著蹣跚學步的孩子,每個家庭都至少有一位的爸爸媽媽出席,他們聚在一起,或坐或臥的欣賞著孩子 的舉動與笑臉,偶而,他們觀察著孩子的行為,學習如何面對孩子與自己的情緒與感覺。偶而,他們探討著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學著如何滿足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需 求。偶而,他們批判著過去威權社會在自己身上所留下的教育遺毒,而這些遺毒又可能會如何的複製給孩子。偶而,他們聊著如何回到生活的基本,簡單的食材該如 何種植與烹煮。偶而,聊著如何尋找台灣製的衣物或玩具,甚至自己動手做起玩具或帶著遊戲。偶而,帶著全家人一起慢活的過著三天兩夜或四天三夜的團體生活, 重新瞭解家人是個怎麼樣的人。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們也開始學習著瞭解孩子如何學習或學習些什麼。

又像不是夢,我們 試著用影像與文字記錄下這一切,我們試著開放讓更多0-6歲孩子父母來嘗試與觀摩,我們試著要讓父母們在幼兒園的體制教育中,有個多元的選擇,我們試著希 望政府提供更多幼兒教育的資源,讓孩子不會因為家庭經濟因素,提早離開父母的庇護與陪伴,我們試著批判學校的威權與管理主義,因為孩子值得有一個更符合他 們成長需求的對待。而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孩子,更是為了那些在主流醫療體系、教育體制內被貼上標籤及分類、分等的孩子!

親子共學,不僅僅是個夢!

不 是只有孩子需要成長與學習,所有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大人,更需要透過學習,才能反思、擺脫現在的困境!這個困境不只是經濟因素裡因為過度消費所造成的困境、 不只是人際因素裡因為人云亦云而喪失思辯的能力、不只是家庭因素裡因為三代同堂或是單親而失去追求幸福的機會、不只是個人因素裡因為無法擺脫過去威權教育 所遺留下的自我認同問題。它更指向一件事,那就是我們要努力選擇的是自主、自然的生活,還是鼓勵消費的生活,要選擇的是主動的存在,還是被動、依附的思 維,要選擇的是積極的改變,還是繼續順從、得過且過的人生!

於是我們準備開始投入資源,並且徵求各種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為的只是協助孩子與父母的成長與學習,有個最基本的厚實基礎!

於是我們開始召喚,召喚身處困境中的父母與孩子,共同付出,共同創造,共同學習,共同改變,因為人生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因為幸福來自於我們的努力,因為我們的未來需要現在身為父母的妳、你的示範與實踐!

文/郭駿武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大腳小腳,走讀台灣:親子共學,93天徒步環島之旅全紀錄】




教改工作者駿武和淑惠夫妻,
帶著好奇心旺盛的四歲小寶共走,完成徒步環島93天的壯遊!
這是專職奶爸、上班族媽媽給孩子的「補償假期」
一家三口共同結識土地生態的動態課程
體驗鄉親、陌生人相助的台灣熱情
處處相遇不平凡的生命故事
開啟了眼界、勇氣、愛與希望……
 
 
為什麼不能放手讓孩子學習呢?為什麼孩子只能看些不能碰觸,不能摸的展覽呢?為什麼孩子只能接觸人工化的綠地及遊樂器材呢?為什麼孩子只能透過影片、圖畫,了解我們生長的台灣及世界呢?

本書作者駿武、淑惠夫妻倆都是社運、教育工作者,參與過地方教改運動、九二一大地震救災,也曾為社區大學講師、親職教育講師。他們從小寶出生起的那一天,夫妻倆就貫徹不被打罵、不威脅恐嚇孩子的「愛的教育」,更號召有相同理念的父母成立了共學團,不時帶著孩子上山下海,體驗台灣。

駿武爸爸、淑惠媽媽,以及他們四歲不到的小寶,一家三口,花了九十三天,步行千里環島一圈。駿武夫妻倆起心動念是基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教育孩子成長,就要從認識斯土斯民開始。於是,大人將這趟旅行叫做「大腳小腳,走讀台灣」,小寶則稱做「環島走路教小孩」。

駿武夫妻一家三口的這趟的步行環島之旅,創下兩項前所未有的壯舉:一是徒步環島年齡最小,也讓我們跟隨小寶的敏銳五感,一起探索台灣;二是帶領你我認識熱愛土地的台灣鄉親的堅毅臉龐,這是台灣最美麗的小人物風景,感動駿武、淑惠夫妻倆,也一樣會感動你。

相信看完這本書,會讓你徒步環島的勇氣與信心大增,原來不常運動的肉腳夫妻+四歲娃娃,還是可以完成超省錢的徒步環島行,不過更重要的是將還引領你我對生活態度、教養問題、城鄉風貌、環境與經濟的取捨等問題的深度思考。


本書特色

一、生命教育:向散落在各地的台灣人學習,感受最美麗的庶民風景
這趟環島旅行是名符其實的「homestay」,透過部落格與臉書的分享與號召,駿武一家三口的徒步環島旅程中的三分之二天都接受熱情接待,而這些歡迎他們投宿的家庭,竟多達五分之四都素昧平生。作者總是被這些滿滿的善意給感動與啟發,因為他們總是不多問什麼,就是主動設想,一種類似母親或知己好友才會給予的細微照顧。而沿途獲得的幫助更是多到數不清,加油打氣、禱告祝福、送水和面紙、送水果……,最讓人感念在心的是那頂傳統斗笠、防曬袖套、解渴的青草茶,都是恰恰好需要的物品。果真印證了「每個人都可能是我們生命的啟迪者」、「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二、環境關懷:參訪台灣重大土地生態議題,主動向在地鄉親獻上關切
讓孩子經歷不同多元的環境很重要!因此,駿武、淑惠夫妻帶著小寶走訪了台灣頭、台灣尾的山林、風景、古蹟、藝文場館等地,同時也參訪爆發環境議題現場,例如了三鶯部落、竹北璞玉自救會、竹南大埔事件、通宵反愷盛自救會、反國光石化、台東美麗灣大飯店開發案、新北市貢寮反核等環境生態議題現場,向在地居民主動獻上關切解與瞭解,傾聽最真實的聲音,令人動容的是,不曾從當地住民口中聽到苦水。作者慶幸結識這些在地英雄,希望台灣生態環境悲歌就此停歇。

三、親子共學:玩很大的親子共學環島遊程,一步一腳印以身作則示範教養態度
教改熱血父母,專為幼子「小寶」設計一趟徒步環島之旅,因為坐車沒意思、騎單車太快,只有「走路」才是最適合親子共學的步調,走走停停中享受親情交流、深度了解所見所聞,當然更刻意走進台灣爆發環境議題現場。這親子環島共走共學主題,就是一趟父母以身示範向台灣人事物學習,孩子自主探索台灣的旅程。除此之外,一家三口行走台灣千里,全程花費約六萬多元,堪稱超省錢的環島之旅,但最重要的目地在於換取無價的生命體驗,向孩子證明金錢非萬能。

四、生命勵志:激勵你大膽去體驗生命的精采遊記,幸福就在開始改變的那一刻
不老騎士激勵人心,相信熱血教改父母攜四歲不到的幼子赤腳環島的瘋狂環島旅程,應該更能挑動你的壯遊念頭吧!書中紀錄一家三口親身聞到、看到、聽到屬於台灣味道、影像及聲音,帶領讀者親臨實境經歷環島洗禮,注滿對生活的勇氣與希望,繼續向前行。台灣得天獨厚,讓你我可以在這一生中,隨時背起行囊,走出屬於自己的土地之旅,創造這一輩子誰也奪不走的生命禮物。

大腳小腳要來虎尾了!!



 

 
 
 
 
 
 
 
 
 
 
 
 
 大腳小腳要來虎尾了!!
想要放手又想放心的新手爸媽
這一次真的不要錯過了!!
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真心推薦~
 
4/19(五) 19:30 自由入場 {虎尾厝沙龍}
 
教改工作者駿武和淑惠夫妻,
帶著好奇心旺盛的四歲小寶共走,完成徒步環島93天的壯遊!
這是專職奶爸、上班族媽媽給孩子的「補償假期」
一家三口共同結識土地生態的動態課程
體驗鄉親、陌生人相助的台灣熱情
處處相遇不平凡的生命故事
開啟了眼界、勇氣、愛與希望……
  
【大腳小腳,走讀台灣:親子共學,93天徒步環島之旅全紀錄】
 
作者簡介
張淑惠
1971年出生,台大財務金融系畢業,曾任職於民間教育改革團體十多年,當過教育中心主任,辦過不計其數兒童、大學生至父母及教師的成長課程與營隊,2012年4月起任職於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協會,與學者們、公民團體共同守護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與人權,希望兒子小寶可以永遠生活在自由的國度。臉書:huey713@gmail.com(帳號:張淑惠)
 
郭駿武
1966年出生,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曾任森林小學教師及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主任,現任資深親職講師,中年專職奶爸與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發起人。臉書:junwu.kuo@gmail.com(帳號:郭駿武)
 
郭小寶
2008年出生,他是熱中於推動理想教育的雙親最好的導師,也是促成他的雙親進一步投入教育與社會、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人物。
 
 
大腳小腳走讀台灣部落格:
edusoc.pixnet.net/blog
大腳小腳走讀台灣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ParentchildLearningtogether?ref=hl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交流平台臉書社團:www.facebook.com/groups/150935948358730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網站:parentparticipatingeducation.blogspot.tw
 
— with 郭駿武 and 張淑惠.

雲林親子共學工作室的目的與價值


林親子共學工作室參考台北赤肉貢丸團的經驗,成立相同理念的共學團,推動親子共學教育。共學團組成的初期目標,不是為了帶領孩子學習什---孩子在遊戲中自然就在學習與成長---而是要帶領父母改善對待孩子的方式,以愛與溫柔、信任與說理,取代嘮叨、賞罰、命令、打罵、嘲諷、情緒發洩等態度。更積極的則是要給孩子機會練習自主的生活,大人也必須學習如何與孩子對話,並觀察自己與孩子和其他家庭之間的互動。

這是一種跟其他幼兒共學團體在實際運作上有很大差異的共學模式。

以下兩段引用郭駿武談台北共學團的經驗分享(原文刊登於蒙特梭利月刊99期)
在現實的環境中,要找到不打罵、不威脅恐嚇的理念的家庭及玩伴其實是不容易的,於是我透過網路的途徑,不斷的分享與孩子互動的點點滴滴,並且透過協助瞭解不同年齡孩子需求的父母的討論,組成一個共學團,取名『赤肉(赤腳)貢丸(共玩)團』,我們認為目前的幼兒教育(幼稚園)無法滿足孩子在生理、心理、學習發展空間的需求,而目前流行的幼兒自學團體,父母本身對於教養的反思與公眾事物參與的程度又不足,所以赤肉貢丸團的父母陪同這些孩子,一方面學習不打罵的話要如何教育小孩,並且不被威權意識、資本社會中商業運作邏輯所影響,一方面學習如何協助孩子進行學習!在共學團的時間裡,父母可以討論社會價值、婆媳關係、夫妻關係、親子互動中的教養方法運用,然後互相支持鼓勵打氣,孩子同時透過沒有大人介入的同儕互動學習拿捏人際關係(因為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孩子很少出現攻擊的行為與舉止),在沒有侷限的空間中,盡情的探索自我、自然與世界,整個城市就是我們的學校與家庭、生活與學習,就這樣我們一群大人小孩一起走過了半年的磨合期!一位赤腳貢丸團的媽媽分享:『被醫生判斷學習障礙的孩子,半年來卻被同去治療的孩子家長驚訝於為什麼孩子的進步這麼大!』她其實很清楚,孩子平常在赤肉貢丸團裡玩樂與體驗的生活是很有幫助的!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這些不被打罵威脅恐嚇的孩子,有了形塑成熟自我的形象與穩定的情緒,有了自主練習拿捏的人際關係,接下來我們要跟著孩子一起體驗這世界的美好與感動,音樂、美術還有那大自然的悸動……………

親子共學行動教養實踐班

勇敢的選擇做 不一樣的父母
過屬於你的親子生活
這個課程將協助您,
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
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
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
找到信心更滿意作為父母的自己
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
有親子體驗課,
您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
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您,來作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生


【親子共學行動教養實踐班】0-5歲親子教養免費課程

第一堂: 6/29(六) AM 10:00~12:00
「玩」「美」不完美,放下心裡的完美小孩~看到自己的秘密教養藍圖

第二堂: 6/29(六) PM 2:00~4:00
照書照豬養,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養~檢視目前教養方式受到傳統觀念及主流價值怎樣的影響。
第三堂: 6/30(日) AM 10:00~12:00
噹噹噹親子平交道,停看聽心用法~共學實踐課,請帶孩子一起來
說明:有相見歡,親子遊戲,各式合適親子共學的活動體驗(桌遊,畫畫,說故事,自由時間..),目的不在學習那些活動,而是去發現在那些活動中自己經驗了什麼,焦急想介入,或者能自在享受。觀察自己,孩子及別人的家庭互動,彼此學習,信任與支持。
第四堂: 6/30(日) PM 2:00~4:00
溫柔愛他的心,放手練他的身~教養經驗分享,問題交流與討論

上課地點
虎尾美姿曲線館(美樂迪KTV巷子內)/
雲林縣虎尾鎮林森路一段416巷23號2樓
收費方式:
繳保證金1000元,全勤退費,課程免費,聽完後隨喜樂捐!
托育每戶100
名額:限30戶父母
講師:
郭駿武(親子共學倡議人,甫於今年完成一家三口徒步環島「大腳小腳走讀台灣」,曾任森林小學教師及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主任,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資深親職講師。)

走向未來的親子共學!


 

尤其是帶著小寶每週參加共學團的活動時,那夢似乎像在眼前般的越來越真實。有時是在農園裡,有時是在山林小溪旁,有時是在街頭上,有時是在公園裡,有時又像在每個孩子的家中,有時弄不清楚是夢境還是真實。

在 夢裡,有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管是抱著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是牽著蹣跚學步的孩子,每個家庭都至少有一位的爸爸媽媽出席,他們聚在一起,或坐或臥的欣賞著孩子 的舉動與笑臉,偶而,他們觀察著孩子的行為,學習如何面對孩子與自己的情緒與感覺。偶而,他們探討著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學著如何滿足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需 求。偶而,他們批判著過去威權社會在自己身上所留下的教育遺毒,而這些遺毒又可能會如何的複製給孩子。

偶而,他們聊著如何回到生活的基本,簡單的食材該如 何種植與烹煮。偶而,聊著如何尋找台灣製的衣物或玩具,甚至自己動手做起玩具或帶著遊戲。偶而,帶著全家人一起慢活的過著三天兩夜或四天三夜的團體生活, 重新瞭解家人是個怎麼樣的人。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們也開始學習著瞭解孩子如何學習或學習些什麼。

又像不是夢,我們 試著用影像與文字記錄下這一切,我們試著開放讓更多0-6歲孩子父母來嘗試與觀摩,我們試著要讓父母們在幼兒園的體制教育中,有個多元的選擇,我們試著希 望政府提供更多幼兒教育的資源,讓孩子不會因為家庭經濟因素,提早離開父母的庇護與陪伴,我們試著批判學校的威權與管理主義,因為孩子值得有一個更符合他 們成長需求的對待。而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孩子,更是為了那些在主流醫療體系、教育體制內被貼上標籤及分類、分等的孩子!


親子共學,不僅僅是個夢!


不 是只有孩子需要成長與學習,所有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大人,更需要透過學習,才能反思、擺脫現在的困境!這個困境不只是經濟因素裡因為過度消費所造成的困境、 不只是人際因素裡因為人云亦云而喪失思辯的能力、不只是家庭因素裡因為三代同堂或是單親而失去追求幸福的機會、不只是個人因素裡因為無法擺脫過去威權教育 所遺留下的自我認同問題。它更指向一件事,那就是我們要努力選擇的是自主、自然的生活,還是鼓勵消費的生活,要選擇的是主動的存在,還是被動、依附的思 維,要選擇的是積極的改變,還是繼續順從、得過且過的人生!


於是我們準備開始投入資源,並且徵求各種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為的只是協助孩子與父母的成長與學習,有個最基本的厚實基礎!


於是我們開始召喚,召喚身處困境中的父母與孩子,共同付出,共同創造,共同學習,共同改變,因為人生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因為幸福來自於我們的努力,因為我們的未來需要現在身為父母的妳、你的示範與實踐!


文/郭駿武

為什麼要辦親子共學父母教養實踐班?

十 年前,921大地震後約三年,我接任台中屯區與海線社區公民大學的主任,那時百業蕭條,社區的許多媽媽因為大地震的關係,有的失去了工作,有的很難找到工 作,於是由社區公民大學向當時的台中縣長廖永來提出『社區托育媽媽培訓計畫』,由社區公民大學負責培訓高中學歷以上的媽媽、發給專業托育證照,結合社區與 學校,提供社區媽媽們二度就業的機會與管道,我們總共培訓出約300多位的媽媽投入社區托育的工作,一方面讓放學後的孩子們不必冒險到未立案或違法的安親 班上課,一方面也讓媽媽們能夠二度就業,補貼家用。


當時我負責規劃、帶領所有的認證課程,媽媽們必須取得18個學分,才能申請面談、口試取得證照,在長達一年授課的過程中,我有幸跟著這群媽媽們一起討論教養、一起成長,一起發現那隱含在家庭中各種關係下的教養困難。

父母在教養上所遇到林林總總的困難,很多人都認定源自於『孩子的偏差行為』,因此,總想要找到好的或適合的教養方法,但是當父母費盡心力與金錢,上遍各式父母成長課程、買遍各種教養書,卻不見任何成效或孩子的改變時,孩子長大了,但親子關係、孩子的學習卻不見得有改善!

於是,我思索著,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教養的困難其實不是源自於『孩子的偏差行為』,而是來自平常親子互動生活的累積呢?『家庭教育』指涉的其實不是父母有沒有教小孩,而是平常親子生活的互動,累積了究竟是人的正向發展還是負向的壓抑呢?

有 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父母去上各種成長課程時,因為單向的授課內容,父母只能聽到那美好的經驗或方法分享,回到家之後,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卻完全使不上力 呢?父母上課時,急於解決眼前的教養困難,片面擷取描述孩子的行為問題,是否反而忽略了親子生活的互動過程所造成的累積?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教養書中美好的例子都有其家庭相關的搭配、環境因素,而這些因素有時卻連作者都可能視而不見呢?而書中美好的教養例子所呈現的教養價值觀是符應了父母原來的價值觀,還是因為批判、辯證而澄清了原來的教養價值觀呢?

擔任二十年的親職講師,面對無數的親職教養問題,我有很多的反思,如果不是脈絡的分析孩子的行為問題,如果不是觀察孩子的整體狀況,任何給出的建議都只會是切片式的意見,或許可以安父母當下的心,卻無實質助益!

最 近五年我是專職的奶爸,帶著孩子玩樂、生活、學習,不僅僅要隨時敏感孩子的行為與心理,還要學著敏感自己的狀態、反思自己的價值,出門在外更需敏感週遭的 環境與社會價值的變化。但是難道父母只能單打獨鬥的付出教養心力,面對封閉的家庭空間,身處四面楚歌的傳統教養環境,進行隨時被抵銷的正向教養互動嗎?

於是我們結合有共同理念的父母組成親子共學團,父母們彼此協助、相互學習、相互支持,有了面對孩子的教養價值互相辯證的夥伴。而孩子也在一個加乘好幾倍的平等與尊重環境下練習互動、自主學習,發展自我的潛力與特質。

經 過兩年多的實驗與實踐,我們從父母自己的身上,孩子的發展中看見更多的可能性,來自台灣各地要求協助成立親子共學團的聲音不斷,讓我們不能僅僅是獨善其 身,所以規劃出有系統的、反思的、實踐的課程與計畫,推動親子共學的理念,讓有心想參與親子共學的家庭,一起參與、一起分享我們的成果與未來!

親子共學父母教養實踐班安排4堂初階的課程,一方面一起探討父母解讀孩子行為的背後,父母的教養價值觀與態度如何形塑了孩子的人格與反應機制,一方面透過觀察孩子、實踐的互動,微調每天生活中的小細節,讓每次與孩子的互動,都能產生強化孩子學習動機與動力的累積!

全部的課程不收費(只收保證金,希望大家能夠全程參與),沒有報名費的金錢門檻,只讓大家在參與課程結束後,自主衡量自己在課程的收穫與經濟條件下自由樂捐,我希望這樣的開課方式能接觸到更多的中產與弱勢階級的家庭,一起面對教育商品化的社會趨勢!

文/郭駿武